close

我一位可愛的同學 分享了一帖可以泡澡也能泡腳的藥方

她是一為虔誠的信徒 藥方來自她虔誠的信仰

經過她的確認 我把藥方分享給大家

善用藥草的特性 輕易為自己做好防護

以下六種藥用植物 份量不拘 加水熬煮

水開後5分鐘  熄火   

可以對水泡澡或泡腳    

殺菌抗菌   趕走炎炎夏日壞病菌

flower-269.jpg

中文名稱:

艾草
英文名稱: Artemisias、Asiatic Wormwood 

學名:

Artemisia indica Willd.
Artemisia princeps
Pamp. var. orientalis (Pamp.) Hara
‧科名: 菊科( Compositae )艾屬(Artemisia)
別名: 蘄艾、祁艾、艾絨、灸草、餅草、艾蒿、家艾、端五艾、五月艾、
醫草、Karan-gasun(泰雅)。
原產地: 中國、蒙古、朝鮮半島、亞伯利亞、台灣等(東歐及西亞)。
分佈: 中低海拔丘陵、平原有水的田邊或山野。
用途: 1.食用:可作艾草糕,風味獨特。2. 園藝觀賞用:植株造型顏色特殊
各地均可見的景觀植物
。3.藥用可止血、治頭痛、痛風、皮膚癢等。
並可驅蚊蟲、驅邪解噩還可以把艾草拿來做為藥草浴。性味:葉:苦
辛、溫。效用:葉:理氣血,逐寒濕,溫經,止血,安胎。治心腹冷痛
久痢,月經不調,胎動不安;老葉
:治艾絨,供針灸用
莖: 為多年生草本,60~120 公分,地下有根莖,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
全株被灰白色絨毛。

葉:

葉互生,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葉緣有粗齒,表面有白色腺點,
背面則密生白毛。

花:

花期 7~10 月,頭狀花序,排列於枝頂或葉腋,花小,黃色或淡褐色,
總苞卵圓形,緣花雌性,盤花兩性。
果實: 瘦果長橢圓形,無冠毛。

特性:

為多年生草本,60~120 公分,地下有根莖,莖直立,上部多分枝,
全株被灰白色絨毛。葉互生,葉片卵狀橢圓形,羽狀深裂,葉緣有粗齒,
表面有白色腺點,背面則密生白毛。花期7~10月,頭狀花序,排列於枝頂
或葉腋,花小,黃色或淡褐色,總苞卵圓形,緣花雌性,盤花兩性。瘦果
長橢圓形、無冠毛。
更多資料 莖葉均有特殊香氣。辨認艾草的方法有兩個,一是艾草葉子的兩面顏
色明顯不同,還有就是它特殊的「香」味。
臺灣俗語說:「插榕卡勇龍,
插艾卡勇健。」榕枝與艾草都是傳統袚鬼驅邪聖物。

 

200812914424635027b.jpg 

植物名稱︰ 薄荷
學名︰ Mentha haplocalyx Briq.
拉丁名稱: Herba Menthae
英文名稱: Herb of Wild Mint
中文別名: 蕃荷葉、南薄荷、貓兒薄苛、野薄荷、升陽菜、薄苛、蔢荷、夜息花、仁丹草、見腫消、水益母、接骨草、土薄荷、魚香草、香薷草。
來源: 本品為唇形科薄荷屬植物薄荷 Mentha haplocalyx Briq. 〔Mentha canadaensis L.;M. arvesis L. var. haplocalyx Briq.;M. arvensis auct. non L.〕的乾燥莖葉
藥用部位: 葉


植物型態解說:
薄荷為多年生草本,莖直立,高 30~80cm。根莖匍匐,質脆,容易折斷。莖銳四棱形,多分枝。單葉對生;葉形披針形、卵狀披針形,先端尖,基部楔形至近圓形,邊緣在基部以上疏生粗大的牙齒狀鋸齒,側脈 5~6 對,兩面具柔毛及黃色腺鱗。輪傘花序腋生,輪廓球形,花時徑約 18mm,愈向莖頂,則節間、葉及花序漸小;總梗上有小苞片數枚,線狀披針形,長在 2mm 以下,具緣毛;花冠淡紫色至白色,上裂片先端 2 裂,較大,其餘 3 片近等大,花冠喉內部被微柔毛。小堅果長卵球形,黃褐色或淡褐色。花期 7~9 月,果期 10~11 月。

主產地:
生於路旁及山野濕地,溪溝旁,海拔可高達 3,500m。

採收加工:
夏、秋二季莖葉茂盛時採割,切1-1.5cm長節,陰乾,不宜曝曬。切片時宜乾切。

藥材性狀:
本品莖方柱形,長15-35cm,直徑2-4mm,黃褐色帶紫或綠色,有節,節間長3-7cm,上面有對生分枝,表面披白色絨毛,角稜處較密,質脆易折斷,斷面類白色,中空。葉對生,葉片卷曲而皺縮,多破碎,上面深綠色,下面淺綠色,具白色絨毛及腺鱗,質脆,枝頂常有輪繖花序,黃棕色,花冠多數存在,氣香,味初如灼,後有涼感。

性味歸經:
味辛,性涼。歸肺、肝經。

功能主治:
疏散風熱,清利頭目,利咽透疹、消炎止痛。用於風熱感冒、風溫初起、夏季感冒頭痛目赤、咽喉腫痛、口瘡、協助解表透疹如風疹、麻疹初期、胸脅脹悶。

注意事項:
本品需保持低溫乾燥。含易揮發性成分,不宜曝曬。


f_277714_1.jpg 

 

植物名稱︰ 桑樹(雞桑、桑仔)
學名︰  Morus alba L
拉丁名稱: Morus alba Linn
英文名稱: Mulberry Street
中文別名: 蠶仔樹、小葉桑、台灣桑、鹽桑樹、島桑
來源: 桑科
藥用部位: 果實
 

 

 

型態:

落葉小喬木;葉卵形或三深裂;雌雄異株,雄花為柔荑花序,雌花序橢圓球形,果實為橢圓形之聚合果,熟成紫黑色。

藥用部位:

果實。

效用:

果實(桑椹)富含維生素A、C、B,有滋養強壯之效;根皮(桑白皮)有止咳、祛痰、解熱、利尿、消炎、止咳等功效。

主治:         鎮咳、祛痰、利尿、解熱、桑葉治諸風症,如手足麻痺。 桑椹治強壯、活血

性味:         味苦、甘、性寒

性狀:         喬木. 花果期, 春季花果夏季花果.描述, 落葉性大灌木或小喬木,小枝無毛,但滿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布通氣性的黃褐色皮孔

 
 U1792P8T1D711075F62DT20080520103259.jpg

 

 

植物名稱︰ 生薑/乾薑
學名︰  Zingiber officinale Rosc
拉丁名稱: Rhizoma Zingiberis Recens
英文名稱: fresh ginger
中文別名: 老薑、均薑、川薑、白薑、生姜、羌、茗荷、薑、蘘荷
   
   

植物型態解說:

為多年生草本,株高40~80cm,莖自根莖頂芽抽生。地下根莖肥大多肉,扁平狀,每片有短莖節,節上包覆粉紅色鱗片狀葉,根莖含有辛辣香味。葉互生,抱莖無柄,有長鞘;葉片長披針形,先端漸尖,基部狹。花莖自根莖抽出,長約 20 cm;穗狀花序頂生;苞片卵圓形,長約 2.5 cm,先端具硬尖,綠白色,背面邊綠黃色;花冠綠黃色,管長約 2 cm,裂片 3,披針形,唇瓣長圓狀倒卵形,較花冠裂片短,稍為紫色,有黃白色斑點。蒴果 3 瓣裂,種子黑色。花期 7~8 月(栽培的很少開花)。果期 12 月至翌年 1 月。

主產地:

亞洲東南部。台灣大部份地區有栽培。

採收加工:

1.      生薑:洗淨泥土,用時切2mm厚橫片。

2.      煨薑:取淨生薑,用棉紙包裹數層,埋於熱灰中,煨熟,取出,除去紙,切2mm厚橫片。

3.      乾薑:夏季秋季採挖地下根莖,除去莖葉及鬚根,洗淨曬乾或微火烘乾,則為乾薑。

4.      薑炭(炮薑):取沙子置於鍋內加熱,倒入乾薑片或小塊,炒至鼓裂(或外呈焦黑色,內成焦褐色),取出,篩淨沙子。

藥材性狀:

1.      鮮根莖為扁平不規則塊狀,有支狀分支,分支頂端有莖痕或芽,長4-10cm,厚1-2cm。表面灰白色或灰棕色,粗糙。具縱皺紋及明顯環節。質脆,折斷後有汁液滲出。

2.      生薑片飲片:表面灰白色或灰黃色,有細皺紋,也有明顯環狀節,切面黃白色,有細小油點,外層有一明顯環紋。氣芳香特異,味辛辣。

3.      乾薑片:表面灰白色或灰黃色,有細縱皺紋及明顯環狀節。質堅實,切斷面淡黃白色,粗糙,有纖維狀維管束外露,有細小油點。

4.      乾薑炭:為2-3cm長段,外焦內深黃色,酥脆易斷,嘗之辣味極輕。

性味歸經:

味辛,性溫。入肺、脾、心三經。

功能主治:

1.      發汗解表,溫中止嘔,溫肺止咳,化痰。用於外感風寒感冒、慢性胃炎、噁心、胃寒嘔吐、風寒咳嗽痰多、慢性支氣管炎、婦女虛寒崩漏。

2.      乾薑善於溫中祛裡寒,生薑長於發汗散外寒,煨薑暖胃溫脾,止痛和血,炮薑溫經止血,暖中止瀉。

3.      薑皮:行水消腫,治水腫尿少。

注意事項:

陰虛有熱忌用及孕婦慎用。

 

 

250px-YosriNov04Pokok_Serai.jpg

 

植物名稱︰ 香茅
學名︰  Cymbopogon nardus (L.) Rendle
拉丁名稱: 尚無
英文名稱: Citronella
中文別名: 大風茅,檸檬茅,檸檬草,茅草茶、姜巴茅,薑草、香巴茅,香茅草、風茅草,姜巴草。
來源: 為禾本科植物香茅Cymbopogon nardus (L.) Rendle的全草
藥用部位: 地上部

植物型態解說:

多年生草本,全體帶有檸檬香。稈粗壯,高達2m,節常具蠟粉。葉片長達1m,寬15mm,兩面均粗糙,呈灰白色。佛焰苞披針形,狹窄,長1.5~2cm,紅色或淡黃色,比總梗長3~5倍;偽圓錐花序線形至長圓形,疏散,具3回分枝,基部間斷,其分枝細弱而下傾弓形彎曲;總狀花序孿生,長1.5~2釐米,具4節;穗軸節間長2~3mm,具稍長柔毛,但其毛並不遮蔽小穗;無柄小穗兩性,線形或披針狀線形,無芒,尖銳;第1穎先端具2微齒,脊上具狹翼,背面微凹而在下部凹陷,脊間無脈;第2外稃先端淺裂,具短尖頭而無芒;有柄小穗鉛紫色。

主產地:

栽植於耕地、園中或坡地。

採收加工:

全年可採,採得後洗淨,曬乾。

藥材性狀:

稈粗壯,高達2米,節常具蠟粉。葉片長達1米,寬15毫米,兩面均粗糙,呈灰白色。

性味歸經:

味辛,性溫。

功能主治:

疏風解表,通絡祛瘀。治感冒頭痛,泄瀉,胃痛,風濕痹痛,跌打損傷。

注意事項:

功能主治僅供參考。

 

26264701.jpg

 

中文名稱:

蘄艾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英文名稱: Seremban   

學名:

Crossostephium  chinense (L.) Makino.
Artemisia chinense Linn.

科名:

菊科(compositae)蘄艾屬(Crossostephium)

別名:

海芙蓉、玉芙蓉、千年艾、芙蓉、芙蓉菊、白石艾。
原產地: 台灣原生種
分佈: 北部海岸、澎湖、綠島和蘭嶼的珊瑚礁岩上。
用途:

1.觀賞:外型優雅經常作為盆栽觀賞植物。具觀花、觀葉效果。
2.藥用:為海芙蓉藥酒的原料。
民間視為吉祥植物,也作藥用。
性味:根:辛、苦、微溫;葉:辛、苦、微溫。效用:根:袪
風濕。
治風濕,胃寒疼痛;葉:袪風濕,消腫毒。治風寒感冒
,小兒驚風,癰疽疔瘡。

莖: 莖葉多分歧,密被灰色柔毛,平展,而常成圓形灌叢。

葉:

葉體密被灰白色絨毛,具香氣,葉柔革質,全緣;葉互生於枝
端,狹匙形至倒披狀倒披針形,
全緣或先端三裂,長 2~5 公
分,寬 0.2~2 公分。

花:

頭狀花頂生,球形,徑約 0.7 公分,單生或著成黃色總狀花
序,總苞半圓形,密被柔毛;外輪花雌性,
單輪排列,管狀
;中央者為兩性花,管狀。

果實: 瘦果長橢圓形,具五稜,頂端有冠毛。

特性:

常綠多年生亞灌木,株高 30~60 公分,全株被灰白色短毛,
有強烈香氣。葉厚,窄匙形至倒卵披針形,
長 2~5 公分,
寬 0.2~2 公分,全緣或三至五裂,先端鈍,葉基下延,兩面
被毛。盤狀頭花直徑約
0.7 公分寬,總狀排列,總梗 0.6~1.7
公分長;總苞半球形,密被絨毛,苞片 3 層;邊花雌性;

兩性。瘦果長橢圓形,五稜狀。冠毛頂端撕裂呈冠狀。

‧更多資料

性喜高溫、乾燥和陽光充足的環境。其耐鹽性佳、抗強風、
耐旱性佳、耐寒性佳、耐陰性佳。蘄艾據說根部可以治風濕,
蘄艾別稱海芙蓉,是東引的名酒海芙蓉藥酒的原料。另外又
有解毒、固肺、治刀傷等多樣療效,民間視為吉祥植物,因
此向來廣受青睞,是庭院常見的栽培植物。

 

 

以上資料參考 http://www.hljh.tcc.edu.tw

http://www.gp-garden.com

http://www.herb.nat.gov.tw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敦煌喦琇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